北国魅力,文旅兴起。
我国东北地区山水环绕,平原辽阔,沃野千里。探索东北文旅住宿业的现状,就如同漫步在静谧的森林中,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展望未来趋势,则像是站在高山之巅,俯瞰无限可能。在这片神奇而古老的土地上,东北的文旅住宿业正悄然崛起,诉说着自己独特的故事。针对东北地区文旅住宿业的发展特点,澎润推出了《东北文旅住宿业现状与未来趋势报告》!
报告聚焦东北文旅住宿业的市场现状及发展痛点,结合大环境的发展趋势,探讨东北三省旅游与酒店的发展趋势与启示。
PART1:东北文旅住宿业市场现状及发展痛点
01 东北三省经济产业概况
经济|地区整体经济 “低速”增长
纵览东北地区,2023年各省GDP排名较落后,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聚焦东北区域内,辽宁省经济总量方面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
产业|产业结构与全国整体表现偏离
东北产业结构偏向资源型企业及重工业,东北产业结构与全国支柱产业偏离。
其中第三产业结构偏离,东北地区GDP2023年占全国4.7%,但第三产业占全国仅4.5%,反而第一产业占全国8.7%。
02东北三省人口概况
人口持续减少
根据统计局公布数据,2023年东北三省常住人口对比2011年减少了1302万人,平均每年减少100万人左右。
人口外流
大量适龄劳动力人口外流,与经济不景气形成恶性循环,产业升级十分受限。
消费力不足
由于人口持续地减少,消费人群不断萎缩,导致东北三省消费力不足,商业发展受限。
03东北三省文旅产业旅游经济
接待量|游客接待仍在恢复中
东北三省游客接待量2020年出现断崖式下跌,这几年仍在恢复期;2023年吉林、黑龙江客流量井喷式爆发,达到峰值;辽宁省游客接待量常年位居东北三省之首,2019年达峰值后,至今仍未恢复。
旅游总收入|各省旅游收入发展态势不同
东北三省旅游收入与游客接待量呈相同变化趋势,各省之间发展态势不同,吉林省以30%的游客接待量占比贡献42%的区域内旅游总收入,恢复速度较快。
旅游人均消费|各省总体旅游人均消费偏低
近年来,吉林省旅游人均消费高于其他省份,2023年达1,680元。2023年黑龙江省凭借网络流量走红,人均消费赶超辽宁省。
04东北三省文旅产业旅游资源
丰富度|旅游资源类型较丰富,但总体吸引力不足
虽然东北三省旅游热度不断攀升,但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尚未成为国人出行旅游的主要目的地。
虽然东北存在着多种类型的旅游资源,但开发程度有限,旅游基础整体展现较为薄弱,东北旅游业总体吸引力不足。
刻板印象|缺少吸引游客的新特色
东北三省给公众的刻板印象过于深刻。过于标签化的地域特色掩盖了其他美丽独特的旅游吸引物,旅游业受重视程度也有待提高。
印象中的东北集中在冰雪资源和东北民俗习惯,过于狭隘的“标签化”游玩体验难以成为吸引游客专门前往东北地区游玩的动力。
资源串联|旅游环线知名度和影响力相对不足
东北地区景点较为分散,线路长、游玩时间久、季节性强是东北地区环线旅游的主要特征。
虽然旅游的线路类型多样,丰富的旅游资源环线组合满足多样化的旅游需求,但与“川西、新疆”等网红环线产品相比还是有较大差距。
05东北三省文旅产业市场现状
供给端|东北地区酒店档次、产品结构发展失衡
在酒店档次占比方面,东北地区各省均以经济型、中端酒店为主,产品结构单一。
在酒店的城市分布方面亦存在严重不平衡的现象,以辽宁省为例,沈阳和大连两个城市的品牌酒店物业数量占比可达80%左右。
高端档次|高端酒店产品集中在少数城市,具有稀缺性
东北地区整体酒店市场仍处于较初期的发展阶段,存在较大成长空间,超中端及以上档次的品牌酒店数量待提高。
高端及以上档次的酒店占比较低(1.71%),在区域市场中具有一定的稀缺性;且高端及以上酒店基本布局在东北地区主要经济贡献城市,如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等。
品牌连锁化|国际品牌渗透率低,度假产品少
东北地区国内酒店品牌物业数量是国际品牌物业数量的8-16倍,占据压倒性物业数量优势。
景区周边的度假产品多为国内品牌,与休闲散客需求不符,导致东北主要经济城市近1/3的游客回流进中心城区。
酒店品质|东北地区酒店同品牌不同品质现象明显
同品牌不同质量的现象在东北地区高端及以上连锁品牌酒店产品表现明显,且档次越高现象越突出。
经调查梳理,澎润发现酒店客房内配品与品牌档次不相符、卫生与品牌期待相差甚远以及服务水平达不到高端档次,是酒店评论中最突出的字眼。
酒店分布|品牌酒店布局与旅游资源分布不匹配
从供给端来看,休闲度假酒店市场在东北地区仍是“洼地”,真正休闲度假酒店产品在东北市场中仍是少数,这一定程度上与旅游业在东北地区不受重视有关。
从需求端来看,东北地区存在大量较原始状态的旅游资源,并且尚未实现区域间的旅游资源整合,环线游未形成统一的趋势,且会根据个人喜好灵活组合选择支线,导致环线游客群需求量的不稳定性。
PART2:东北三省旅游与酒店发展趋势与启示
01 东北三省旅游与酒店现状
供给不均衡,产品落后,缺乏对新时代需求的把握以及迭代更新;
东北高端酒店产品寡头垄断,具有稀缺属性;
拥有丰富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但缺乏整合本土特色未能充分体现;
目前东北已开发多条旅游环线,但知名度和影响力相对不足未能起到引导旅游的效果;
旅游资源周边品牌酒店不足,存量酒店物业亟需改造升级,存量市场巨大。
02东北三省旅游与酒店发展趋势与启示
1)关注新时代下人口趋势,如:中大童、鬓微霜
澎润研究院一直聚焦于中国新时代下的人口趋势研究,十年后:
家长年龄逐渐增大,成长为休闲度假市场的鬓微霜群体;传统亲子市场出现明显下滑,迎来中大童家庭和低龄亲子的分化。
2)消费回归理性,两极化趋势明显
2023年迎来“史上最火十一”,旅游热搜频现“售空”、“约满”等火爆词汇,似乎营造出旅游市场全面复苏的盛况。
这一系列“报复性”出游的背后,实则反映出消费更为谨慎的趋势。消费者单程支出减少,人均旅游消费下滑,追求性价比的出游方式,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对于消费者分级的情况,产品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疫情后消费回归理性,消费者单程支出减少,消费更加谨慎,性价比出游体验受到消费者青睐。
高端消费则依然强劲,消费者逐渐分为两极化,品牌需要比以往更加聚焦与专注在自己的核心客群上,不断经营和维护好自己的“私域”。
东北高端酒店产品占比低,主要集中在少数城市,仍有发展空间。
3)串联特色资源,“酒店+”为文旅业赋能
酒店及文旅应协同发展,充分利用东北特色旅游资源,并从旅游发展到度假。
我们可以以冰雪 、温泉等“旅游单品”为引子,整合周边文旅资源;多元独特旅游资源串联,丰富“四季旅游”;不断推进“酒店+”的融合发展,整合自然人文景观资源,赋能酒店文旅协同发展;健全共享机制,区域协同“一体化”发展,并且要积极响应政策,抢抓机遇,落实落细。
4)打造“知名”环线,探索“一价全包”的可行性
酒店投资者可以抓住东北旅游缺少知名环线的弱点,打造品牌专属旅游环线。
酒店可采用“一价全包”的模式,推出环线套票,把酒店品牌布局嵌入旅游线路当中。
同时,酒店也可以开发多元化的旅游服务产品,充分发掘当地的文化旅游价值。例如配置当地导游,带领游客走进乡野,近距离体验民俗风情,全面感受古迹。
5)存量酒店资产盘活,新时代命题
东北酒店开业时间较早,近年新增酒店数量少,市场存在大量待升级的存量物业,存量提升改造亦是酒店焕新的机会。我们要关注东北市场存量提升改造需求,打破固有思维,在改造中融入创新性的运营思维,在改造中融入创新性的用人理念。同时我们提升客人体验度及满意度,在改造中实现用户体验的闭环设计。最后我们也要注意空间的活化和主题化,在改造中可通过“酒店+”实现空间的活化和多元主题。
在东北文旅住宿业的蓬勃发展中,我们看到无限的潜力与机遇,也感受到历史与文化的独特魅力。让我们携手迈入未来,继续探索、创新,共同书写东北文旅住宿业新的辉煌篇章!
本出版物使用的一切资料及数据基于澎润的研究以及来源于对公开数据信息整理, 我们并未对本出版物所含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作出任何(明示或暗示)陈述、保证或承诺。澎润不对任何方因使用本报告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对于出版物中所陈述及引用的嘉宾或被采访人言论,仅代表嘉宾或被采访人个人观点,不代表澎润观点及立场。 澎润对本出版物保留一切版权,未经澎润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引用和转载。转载需与澎润或原作者取得联系,并获得授权。
All information and data used in this publication are based on PLUS research and from the compilation of public data and information. No representations, warranties or undertakings (express or implied) are given as to the accuracy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 this communication, and none of PLUS shall be liable or responsi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whatsoever arising directly or indirectly in connection with any person relying on this communication. The remarks of the guests or interviewees stated and quoted in the publications only represent their personal views but not the views and standpoints of PLUS. This publication is copyright of PLUS, you may not copy, reproduce, modify, republish, transmit or distribute any material from this publication without express written permission. For information or permission to reprint, please contact PLUS.